报道:毕节:聚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
(资料图)
自市委实施“党建五项行动”以来,市委统战部牵头大力实施“聚力行动”,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成员单位补短板、缩差距、提素质、强技能,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、狠抓职业技能培训、提高稳岗就业能力,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夯实人才支撑。
各成员单位聚力采取多项措施,不断优化环境,汇聚各类人才。制定《毕节市招才引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》,实施百万薪酬引才、编外高薪引才、“双招双引”、人才“蓄水池”等举措,强化制度保障,引进各类人才。创建职业技能培训(评价)机构和技工院校等,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,开展人才培训,探索形成毕节鲁班、毕节织工、毕节乡厨、毕节康护、毕节农技五大“毕节工匠”品牌。建成投用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完善“人才之家”“人才服务专员”等服务机制,着力打造全链条、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。
同时,深化职业院校育人功能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筑牢基础。推动构建以中职为基础、高职为主体、应用型本科为引领,中、高、本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推动中高职协同发展。目前,已实现全市13所公办高、中职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开展“3+3”贯通培养全覆盖。紧扣主导产业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毕节中高职院校共开设招生专业165个,形成了门类多样、覆盖全面、支撑发展的专业体系。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,深化穗毕“1+1+N”东西部协作育人模式,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,采取“穗毕模式”开设“广州港班”等订单班162个,共同推进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工作。
聚人才,促发展,毕节还坚持就业优先,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。在全省率先建立“纵向功能一致、分级授权管理”的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,共汇集劳动力信息600万余条;创建驻外省劳务协作工作站15个、“山海心连之家”24个;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服务驿站桥梁纽带作用,成功培育“毕节带岗主播”“毕节苗绣”等省级劳务品牌4个;创建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(点)13个、就业帮扶车间(基地)426个。同时,扩大城镇就业规模、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,努力扩大就业容量,保障就业形势稳定。
标签:
企业要闻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
